南海之濱,貨如輪轉,川流不息,風景無限。
16日,2014年粵澳聯席會議在澳門召開,橫琴新區優惠政策宣講暨珠澳合作成果匯報會同步舉行,《橫琴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十一條措施》也首次發布,珠澳合作開發建設橫琴將進入嶄新階段。
珠澳一家人,近鄰勝遠親,自古兩地合作源遠流長。
新時期粵澳合作,廣東看珠海,珠海看橫琴。誕生于2009年的橫琴新區,享受“比特區還特”的政策,是珠海振興最核心的新引擎,是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也是廣東轉型升級的戰略平臺,是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的新平臺;更是探索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新起點,是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
2012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到橫琴視察時,充分肯定橫琴建設成效,并寄語橫琴“勇于探索合作模式,著力進行體制機制創新,為深化粵澳合作,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近年來,橫琴堅持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無縫對接澳門、在優惠政策傾斜澳門、在產業用地保障上協力拓展澳門、在營商環境營造上趨同澳門,粵澳合作產業園、澳門大學等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對澳合作從前期溝通交流邁向項目落地、全面合作,有力促進了澳門經濟的適度多元發展。
以橫琴開發為切入點,珠澳合作近年來也呈現多重變化:合作觀念邁向積極參與、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合作領域邁向經濟、交通、教育、醫療、環保等全方位格局,合作機制邁向政府、市場、企業等多元模式,合作路徑邁向規劃引領、先行先試、重點突破、逐步推廣,合作深度從產業項目、基礎設施等硬件向社會建設、營商環境等軟件上拓展。
這些變化形成的合力,如汩汩活水,將共同推動珠澳兩地共建優質生活圈以及國際都會區。
“近幾年來,珠澳合作呈現出越來越多的亮點。橫琴開發讓珠澳合作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使珠澳合作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于中央來說,珠澳合作更具有全國甚至國際性的意義。”暨南大學教授、博導馮邦彥如是說。
“珠澳合作的第一要務,是進行合作的頂層設計與制度創新。”在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袁持平看來,商品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自由化、通關便利化等“三化”是珠澳合作需要進一步探索的領域。
今天,南方日報策劃推出“珠聯璧合 澳立潮頭”珠澳合作特別報道,全面解讀橫琴支持澳門適度多元發展的相關舉措,呈現珠澳兩地的合作成果,并為下一步發展建言獻策。敬請垂注。
對澳門居民在內地設立個體工商戶不設從業人員人數及營業面積限制、設立扶持澳門在橫琴落戶企業發展的專項產業引導基金、爭取年內延長橫琴口岸通關時間3小時、建設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16日,橫琴正式對外公布《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十一條措施》(下稱“11條”),充分運用橫琴已有或能夠整合的資源,從工作原則、工作機制、工作重點等方面為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制定了明確的“任務表”。
“11條”包括落實“澳門優先”原則、設立專門機構提升服務、加快粵澳合作產業園建設、加強用地支持、提高工商服務質量、加強金融支持、加大財稅支持、加強對澳基礎設施對接、推進通關便利、加強市場環境合作、健全溝通機制。
橫琴新區澳門事務局副局長鄒樺介紹,“11條”從不同維度將橫琴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使命落實到具體項目,“制定的每一條措施都可以落實,可操作性非常強,今后橫琴還會陸續推出更多措施,加快構建粵港澳緊密合作示范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1
關鍵詞
全國首個澳門事務局 統籌所有對澳事項
機構保障
全國首個澳門事務局 統籌所有對澳事項
橫琴“11條”的第一條提出將落實“澳門優先”原則,新區開發尤其是涉及土地出讓、產業建設、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資源開發,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符合《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澳門工商界參與。
為做好相關工作,橫琴將提升已經成立的澳門事務局的服務。據了解,全國首創的澳門事務局是橫琴推進對澳合作的專門機構,該局將著力于重點推進粵澳合作產業項目發展,為澳門企業建立投資項目的審批綠色通道,跟進落實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區及粵澳合作產業園其他區域的項目引進,協調解決澳門在橫琴投資企業的問題和訴求,確保所有澳門項目順利推進。
“與此前的港澳事務協調機構不一樣的是,澳門事務局有組織實施與澳門合作相關的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的職能,并且增加更細化的政策研究職能。比如粵澳中醫藥產業園的建設,哪些企業或藥品可以進來、資格如何審定、藥品的流通要注意哪些問題、研究人員如何管理,這些具體的事務都將由澳門事務局進行跟進,通過細化、專項的服務,使各個與澳門相關的項目能夠高效地推進。”
據了解,該部門還將協調推進兩地通關便利,實現澳門人員、車輛在橫琴與澳門之間便捷往來;促進實施與澳門合作相關投資項目的建設和服務工作,負責涉及澳門的商貿、會展、招商引資、投資推介、科教研發等工作。
2
關鍵詞
入園項目可享一站式全程服務
粵澳產業園
入園項目可享一站式全程服務
6月23日,橫琴宣布公開出讓位于粵澳合作產業園中的首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凡符合《粵澳合作框架協議》,需進入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的澳門企業,均可參加競買。
《粵澳合作框架協議》規定,在橫琴新區建設面積5平方公里的粵澳合作產業園,除了粵澳中醫藥產業園已占0.5平方公里外,如今粵澳合作產業園還有4.5平方公里。“11條”規定,將加快粵澳合作產業園的建設,明確粵澳合作產業園剩余4.5平方公里的選址和具體范圍,重點圍繞旅游、會展、中醫藥、文化創意、金融等產業,鼓勵澳門企業以“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以大帶小”方式進入橫琴。
據了解,目前澳門已推薦33個項目進入粵澳合作產業園,涉及文化創意、旅游休閑、物流、商貿、商務服務、科教研發、醫藥衛生、高新技術等領域。
按照規劃,橫琴將對入園項目明確項目設立流程和辦事指引,優化項目評審機制,提供一站式全程跟蹤服務,優先供地、優先配套,同時加快推進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基礎配套及招商。
粵澳產業園定向澳門工商界掛牌
3
關鍵詞
用地支持
粵澳產業園定向澳門工商界掛牌
由于澳門土地空間非常有限,這對其經濟的進一步多元化發展形成制約。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主要平臺,橫琴如何為澳門企業發展提供土地支持一直是澳門各界非常關心的問題。
“11條”規定,橫琴將加強用地支持,對符合《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及澳門特區政府正式推薦的用地項目,在粵澳產業園盡早安排土地供應,定向澳門工商界掛牌。
據橫琴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橫琴累計落地產業項目48個,簽約用地產業項目7個,總占地432.87萬平方米。其中澳門項目21個,占總數的43.75%。
此外,目前橫琴對有意進入粵澳產業園的33個項目都完成了登記,“下一步將與澳門特區政府加強合作,細化落實相關工作。相信隨著今后澳門企業和項目的不斷進入,所占比例必然進一步提高,澳門企業在橫琴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另外,大家可能有個誤區,認為澳門企業進入橫琴只能入駐粵澳產業園、僅有5平方公里的空間,但實際上只要符合橫琴相關規劃的項目都可以進入橫琴發展,不局限于這5平方公里的總數。”鄒樺說。
4
關鍵詞
工商服務
澳門籍個體戶無從業人數及面積限制
為了給澳門企業在橫琴投資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橫琴在國內第一個出臺商事登記管理辦法,實行注冊資金認繳制、注冊地與經營地相分離等與港澳類似的企業登記制度。同時擁有外資項目審批的省一級管理權限,澳門投資企業最快在一天之內即可領到外資批準證書和工商營業執照。
以商事登記為代表的工商服務質量將是橫琴下一步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舉措。
按照規劃,橫琴支持澳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在橫琴設立個體工商戶,無需經過外資主管部門審批,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內地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予以登記。對澳門居民在內地設立個體工商戶不設從業人員人數及營業面積限制。
據鄒樺介紹,從橫琴平時與澳門企業接觸的情況來看,澳企進入內地市場主要有兩個難點,一個是外資審批,一個是工商注冊。“國家對外商投資的管理是比較嚴格的,但澳門中小企業比較多,有不少居民也有在橫琴設立個體工商戶的意愿。因此經過我們的爭取,澳籍中國公民在橫琴設立個體戶不用經外資部分審批,另外其它地方對個體工商戶的從業人員和營業面積都會有限制,這些限制在橫琴不存在,有利于對澳門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持。”
另外,橫琴將抓住申報自貿區的有利契機,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誠信島建設、司法改革等工作力度,進一步降低澳門企業投資橫琴的準入門坎,服務好澳門商家和居民需求,為澳門投資者進駐橫琴創造更加開放便捷的營商環境。
支持澳企以橫琴不動產抵押在澳融資
5
關鍵詞
金融支持
支持澳企以橫琴不動產抵押在澳融資
金融是橫琴著力發展的七大產業之一,截止目前,新區已引進各類金融機構443家,區內金融類企業認繳資本達689億元,實際管理的資金規模超過6200億元,橫琴“財富島”已具雛形。
橫琴“11條”提出,將設立扶持澳門在橫琴落戶企業發展的專項產業引導基金(橫琴粵澳發展基金),積極吸引澳門資金參與,支持澳門企業落戶橫琴。
據了解,橫琴粵澳發展基金規模為100億元,將通過募集澳門、香港、廣東在內的境內外資金,專項用于支持進入橫琴新區的澳門企業項目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擴大澳門資金的投資渠道,滿足落戶橫琴的澳門中小企業實體經濟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
此外,橫琴將支持澳門金融機構以各種方式對區內企業提供跨境人民幣融資,用于橫琴開發建設、澳門金融機構為澳門居民在橫琴置業提供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目前已發放第一筆用于居民置業的跨境人民幣貸款。支持澳門企業以橫琴不動產作為抵押在澳門融資,用于橫琴開發建設。
“在國家監管部門的支持下,橫琴希望通過各種金融創新,讓澳門資本方便地通過橫琴向內地產業投資,推動澳門產業資本的壯大,這也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快捷方式。”
6
關鍵詞
基礎設施對接
橫琴口岸地下工程有望年底開挖
在加強對澳基礎設施對接方面,橫琴提出,將全力推動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建設,實現澳門輕軌在橫琴與廣珠城際軌道無縫對接。
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是橫琴對澳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占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未來將打造為通關服務水平高,功能服務設施完善的集口岸通關服務、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及配套商業為一體的橫琴新區標志性城市功能綜合體。
橫琴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工程將在現有橫琴口岸上改擴建而成,目前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過渡期口岸通關設施及配套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主體建筑已經封頂,“過渡期口岸通關設施中的旅檢通道已初具雛形,預計今年10月份可以交付使用。”
另外按照規劃,廣珠城軌延長線拱北至橫琴段將在橫琴口岸與澳門輕軌實現無縫對接,目前口岸地下輕軌站開挖工程經協商已達成初步共識,“順利的話,兩地的地下輕軌設施在今年底有望同時開工。”
其它看點
橫琴工作的澳門居民全額補貼個人所得稅差額
在加大財稅支持力度上,橫琴將對符合《橫琴新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的澳門企業,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征收。在橫琴工作的澳門居民,全額補貼個人所得稅差額。
盡早出臺澳牌車輛進出橫琴管理辦法
橫琴提出,爭取年內延長橫琴口岸通關時間3小時,同時推動盡早出臺澳門牌照車輛自由進出橫琴辦法和實施細則,實施兩地保險公司互相提供保險服務解決機動車輛兩地保險問題。
“澳牌車自由進出橫琴是廣受關注的民生問題,但由于車輛的進去涉及的問題非常多,比如車輛的性質、駕駛人員、車輛的保險問題,這些工作的協調量大,橫琴將配合有關部門加快推動管理辦法的出臺。”
在橫琴建設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
在加強市場環境合作方面,橫琴提出將在區內建設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推動葡語國家食品在橫琴自由流通。據了解,去年11月召開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的中葡《2014-2016年經貿合作行動綱領》提出,探討設立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該中心若在橫琴設立,將大大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交流。
同時,結合橫琴“誠信島”的建設,橫琴提出,得到澳門消委會認可的“誠信店”品牌,在橫琴消協備案后可直接獲得“橫琴誠信店”稱號。此外,橫琴將加強與澳門仲裁機構溝通,創新仲裁規則,增加澳門仲裁員。
建立與代表委員定期交流機制
按照計劃,橫琴將建立與澳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及工商界社團的定期溝通交流機制,同時健全粵澳合作產業園、口岸交通樞紐、金融創新、政策交流等直接溝通機制,促進兩地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