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口岸通關問題,一直以來廣受各方關注。為促進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橫琴新區建設和發展以及粵港澳深度合作,國務院做出了實現“三個工作目標”(即拱北口岸延關、橫琴口岸24小時開放、跨境工業區口岸功能調整)的決定,即從今年12月18日零時起,實施拱北口岸、橫琴口岸、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新的通關時間安排,即拱北口岸開閉關時間分別提前和延后一個小時(不含貨檢通道)、橫琴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暫不包括貨車)、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零時-7時臨時向步行的在澳內地勞務人員、學生和澳門居民開放。
對于三大口岸實施新的通關時間安排,業內人士表示,這將有利于進一步加深粵澳合作;對橫琴而言,將推動橫琴與澳門共同發展,促進兩地旅游、商貿、服務及基礎設施等各個領域的建設和發展。
A 進程
“三個工作目標”如期推進
近3個月來,國家各有關部委大力支持,紛紛派出專題工作組趕赴珠澳口岸一線調研,并制訂周密的延關工作安排。省口岸辦多次深入現場,全面與澳門開展對接,并召開粵澳口岸專責小組會議及專題督辦工作會議。拱北海關、珠海邊檢總站、珠海檢驗檢疫局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案加快落實人員、經費、設施設備,開展了一系列相關工作,“三個工作目標”如期推進。
珠海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周密部署,各項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市委書記李嘉多次親自帶隊到拱北口岸、橫琴口岸召開現場辦公會議,部署工作任務,要求各單位嚴格按照工作實施方案和時間節點安排,堅決完成“三個工作目標”任務。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寧卡多次召集專題會議,推進相關工作,要求珠海市要盡力做好口岸改造建設任務,以及拱北海關、珠海邊檢總站、珠海檢驗檢疫局后勤保障和支持工作,保證國家確定的“三個工作目標”如期實現。市口岸局作為“三項工作目標”的牽頭單位,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并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駐點重點口岸一線開展各項工作。
拱北口岸人員、照明等即將到位
拱北口岸延關主要解決調劑人員到位、延長照明時間、對接交通接駁、保障后勤服務四個問題。拱北口岸于1999年遷建,原設計通關量15萬人次/日,2009年開始改擴建,設計通關量50萬人次/日,2013年6月28日啟用了改擴建一層查驗大廳,設計通關量35萬人次/日,現最高峰達35.5萬人次/日,口岸配套設施完備。
目前,拱北海關、珠海邊檢總站、珠海檢驗檢疫局已對“三個工作目標”統籌做出了人員調劑安排,市交通運輸部門、市政園林部門已對延長照明和延長公交運營做出了調整方案,珠海市政府還專門為實現“三個工作目標”安排了專項財政補貼資金計劃,以保障拱北海關、珠海邊檢總站、珠海檢驗檢疫局各項后勤保障之需。
跨境口岸日通關量將達五萬人次
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功能調整關鍵是解決口岸配套設施設備建設問題,其他問題與拱北口岸延關的四個問題相同。現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只對園區內企業開放,設4條車輛通道,4條人員人工查驗通道。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功能調整后設2條車輛通道,4條人工查驗通道和12條“自助”人員查驗通道(共16條)。
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功能調整項目改擴建面積總約1699平方米,總投資約1528萬元,其中土建工程約733萬元,設備安裝工程約795萬元,由珠海市政府投資建設。記者在施工現場了解到,目前,工程量已完成80%,土建、風雨廊、線路遷改工程已基本完成,11月13日同步進行的室內裝修與安裝工程也已經完成大半。同時進行的查驗設備采購工作也已完成。按原定計劃,將在12月5日可全部移交拱北海關、珠海邊檢總站、珠海檢驗檢疫局使用。
據跨境工業區口岸負責人介紹,目前往來于跨境工業區口岸的員工及其他人員日通關量為1800人,實施新的通關安排后,零時到次日7時的通關時間將會吸引一部分此前從拱北口岸出入境的勞務人員和學生人流,預計日通關量將會達到5萬人次左右。改擴建工程完成后將滿足這部分人員的通關需求。
橫琴口岸8日前完成專場搬遷
橫琴口岸24小時開放要解決的問題與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功能調整一樣,關鍵是如期完成口岸基礎設施和查驗配套設施設備建設。橫琴口岸于199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設計通關量為人員7萬人次/日,車輛1萬輛次/日。為適應橫琴新區開發和發展,現在的橫琴口岸將改擴建為橫琴口岸綜合交通樞紐,設計通關量為人員30萬人次/日,車輛4.5萬輛次/日。改擴建期間建設橫琴過渡期口岸,總投資6.8億元,過渡期口岸僅旅客查驗大廳為臨時性工程,其他工程為永久性工程,設計通關量為人員10萬人次/日,車輛4.5萬輛次/日。
據珠海大橫琴口岸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忠隆介紹,過渡期口岸于2013年10月正式啟動建設,由橫琴新區管委會投資并負責強力推進。橫琴海關、橫琴邊檢站、橫琴檢驗檢疫局三家查驗單位共同推進橫琴過渡口岸建設,合理劃分了口岸限定區布局方案,指導及協助建設部門推進各項工程,保證了工程如期推進。目前,橫琴過渡期口岸旅檢大廳土建及裝修工程、“自助”及人工查驗通道、標志及標示標識、辦公及信息網絡、家具及辦公設備、業務及辦公用房等已全部完成。車輛“一站式”電子驗放系統、查貨場及查驗平臺、通道及報關報檢樓、隔離圍網及視頻監控、道路及市政工程、路燈及照明系統、水電及其他配套等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緊張的收尾工作,12月1日前可全部交付拱北海關、珠海邊檢總站、珠海檢驗檢疫局使用。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工人正在進行外墻裝修,或綠化帶整理等收尾工作。朱忠隆表示,前幾天橫琴口岸還分別進行口岸模擬單元演練和整體演練,12月8日前肯定能完成轉場搬遷。口岸各聯檢單位進入搬遷及轉場工作后,即可實現橫琴口岸的24小時通關目標。
B聲音
“再也不用為飛機晚點發愁了”
澳門楊女士在中山開了一家櫥柜廠,因業務需要經常往來澳門、珠海、中山。有時也會到內地出差,有幾次從內地回珠海乘坐下午的飛機,算好時間是夠的,不料飛機晚點,沖到拱北口岸,眼看著出境大門關上,過不了關,只好回中山廠里湊合一夜。“拱北口岸延關后,就再也不用為飛機晚點發愁了。”楊女士周末也會經常和朋友來珠海游玩購物,“有時玩得很盡興時,想到晚上12時要關閘,就有點掃興。以后拱北、跨境口岸延關,橫琴24小時通關就好了,趕不上拱北口岸,可以從跨境口岸走,隨時可以出入,方便很多。”
“有助于提高酒店的入住率”
“三個口岸新的通關安排對我們這些在珠海做生意的澳門人來說肯定是個利好消息。”珠海市鴻興機構董事長邱秋雄表示。雖是澳門籍,但邱秋雄主要居住在珠海。碰到一些澳門的親友聚會、社團活動、婚喪嫁娶,免不了要經常從拱北口岸出入境。“以前為了趕時間,有時不得不在高峰期出入境,很費時間。延關以后,就可以避開高峰期過關,比如參加婚宴等活動,就不必因為擔心閉關而趕著回珠海。”邱秋雄在拱北還經營著一家酒店,他表示,延關后,一些去澳門的游客會選擇晚上返回珠海住宿,這會有助于提高酒店的入住率。
“旅行社和游客的選擇更多了”
對于三個口岸通關新的時間安排,拱北口岸中旅出國游總監張俊杰表示,這對珠海的旅游業肯定是個好消息。首先是出國游的旅客選擇多了,行業內的選擇也多了。以前受口岸通關時間的限制,不能選擇太早和太晚的航班,訂到上午九點的航班,七點過關碰上勞工人流,都難免提心吊膽,生怕趕不上飛機。實施新的通關安排后,尤其是橫琴口岸24小時通關,我們就可以選擇澳門國際機場的早晚航班,這樣在線路搭配方面選擇就會更多一些。對游客而言,可以選擇早機去,晚機回,把境外的旅游時間充分用足。其次是降低了旅游成本。大多早去晚回的航班機票會相對便宜一些,另外,還可以省去了過去因晚回無法過關而滯留澳門的住宿費用。這也使新的旅游線路設計性價比會更高,使游客得到更多實惠。目前,針對口岸新的通關時間安排,公司已經和澳門航空公司開展接洽,設計更多早去晚回的旅游線路,由此也會吸引更多游客參加這類線路的出境游。
“促進橫琴商貿、旅游等發展”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一直致力于粵澳合作問題的研究,對于近期國務院宣布珠澳三個口岸實施新的通關時間安排,陳廣漢表示這對粵澳合作是個有力的支持。他說,每年赴澳旅游人數達到3000萬人次,其中絕大部分是從珠海各口岸出入澳門的,而拱北口岸承接了大部分客流,承受著巨大的通關壓力。橫琴口岸24小時通關后,可以分流、吸引更多的旅行團從橫琴出入境,并與橫琴的旅游項目互動,進一步促進當地商貿、旅游、服務以及交通等設施的建設和發展。
C 專訪
有利于推動兩地共同發展
2011年3月,橫琴24小時通關就已經寫入了《粵澳合作框架協議》。近年來,珠海有關部門及橫琴管委會一直致力于為24小時通關所需的軟硬件建設,并已基本就緒。
對于下月18日橫琴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橫琴管委會黨委副書記葉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橫琴口岸24小時通關,為增進兩地人員交流與往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促進了兩地的產業互動和融合發展,這方面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旅游業。澳門的旅游業是全天候的,橫琴長隆項目也到晚上9、10點鐘才結束。以往橫琴口岸晚上8時閉關,無法有效利用這些旅游資源,加大了旅游企業和旅客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24小時通關后將帶動兩地旅游業的優勢互補,使旅游企業和旅客有了更多的選擇。他認為,24小時通關有利于推動兩地共同發展。橫琴開發本身就為澳門廣大的投資者和居民拓展其事業空間和生活空間提供了很好的機遇,24小時通關,又為他們來橫琴創業、置業、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目前,澳門落地橫琴企業有200多家,涉及高科技、高端服務業、旅游以及商貿等行業,雖然項目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橫琴的物業已有大半為澳門居民選購,這些澳門業主因24小時便利通關生活并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人員通關流動的便利性將為企業拓展提供有利條件,進而也將加快橫琴的建設和發展。他表示,總體來說,橫琴口岸24小時通關的影響是積極而正面的,為澳門打造國際旅游休閑中心,建立對外商貿服務業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記者 趙宇青 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