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橫琴自貿試驗區(以下簡稱“橫琴自貿區”)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在橫琴和其他功能區組的分組討論中,市委常委、橫琴新區黨委書記劉佳表示,希望通過橫琴自貿區這個平臺,與巴西、葡萄牙、安哥拉3個葡語系龍頭國家建立自貿平臺,打通拉丁美洲、歐洲以及非洲自貿通道,為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為高欄港等其他經濟功能區做好服務。
有政協委員認為,橫琴新區符合城市型自由貿易區20萬—50萬人的標準,未來應該更加注重生產與生活的平衡,以更開放、更包容的姿態,歡迎澳門參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產品的開發建設,為澳門經濟的多元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
定位將更注重與葡語系國家合作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的努力之下,橫琴新區完成了“五年成規模”的目標,現在又面臨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機會,這對推動珠海經濟發展、全面深化改革而言也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其建設方向備受關注。
劉佳在發言中表示,橫琴自貿試驗區建設有“三個原則”和“三法原則”。其中“三個原則”是指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以及政府服務便捷化,希望在自貿區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將三個原則向全市推廣,使得珠海的經濟發展更加國際化、便利化。另外,“三法原則”是指“法無授權不可為、法無禁止即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橫琴自貿區將通過探索負面清單放寬企業投資項目準入,營造更加寬松的營商環境。
“橫琴自貿區所面向的主要是港澳以及葡語系國家,通過與巴西、葡萄牙、安哥拉三個葡語系龍頭國家建立自貿平臺,打通拉丁美洲、歐洲以及非洲自貿通道,為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除了正常的對外貿易外,自貿區還將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打造成為創業者最好的沃土。簡單來說,就是企業能更好地發展,想要人才就有人才過來,需要政府時政府就出現,不需要政府時政府就走開,有一個更寬松的環境。”劉佳說。
橫琴自貿區機遇也受到其他功能區的關注。珠海市委常委、高欄港經濟區黨委書記趙建國表示,高欄港經濟區將仔細研究自貿區的政策,放大自貿區的溢出效應,利用自貿區的政策推動更多大企業落戶珠海,形成珠海東西部產業的良性互動,真正把自貿區的帶動、示范作用發揮到極致。
建議橫琴應建成城市型自貿區
民進珠海市委員會提交的《建議把橫琴新區建設成為面向港澳的城市型自由貿易區》提案認為,澳門地域狹小、含金量大,單位人口密度和單位產出都是全世界最高的,生產和生活的雙重擴張需求都勢不可擋。作為近鄰,珠海和橫琴新區無疑是澳門雙重擴張需求的最佳承接地。所以對珠海和橫琴新區來說,適時調整自己的定位尤為重要。
“如果不愿意正視發展的新常態,不愿意適時改變角色定位,繼續滿足于充當連接內地與港澳間的橋梁和過道,就會錯失新機會。”該份提案指出,橫琴新區符合城市型自由貿易區20萬—50萬人的標準,未來應該注重生產與生活的平衡,以更開放、更包容的姿態歡迎澳門各界參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產品的開發建設,在生產、生活方面同時與澳門融合,包括產業、生活方式、社會管理、政治制度、文化取向等諸多方面的融合,率先實現與澳門城市功能的充分對接,開創珠澳平等互利合作共贏新局面。
“橫琴新區若要成為面向港澳的城市型自由貿易區,實現與港澳生產、生活的一體化,通關政策是最重要的突破口。”提案建議,要進一步完善分線管理的通關政策,制定澳門單牌車自由進出橫琴的實施細則,并探索香港單牌車通過港珠澳大橋自由進出橫琴的政策和管理方式,增加兩地的交流合作。
市人大代表李健康則認為,與上海自貿區相比,橫琴自貿區缺少港口,建議今后在建設中更加注重與洪灣碼頭等港口的聯動,充分發揮自貿區建設對經濟的帶動作用。
相關
8月澳門單牌車自由進入橫琴?
橫琴有關負責人回應稱“待定”
在“兩會”期間,有委員向記者爆料,今年8月份,澳門單牌車將可以自由出入橫琴。記者為此采訪了珠海市人大代表、橫琴新區黨委副書記葉真,他告訴記者,目前廣東省正在研究相關的政策和管理辦法,但澳門單牌車自由出入橫琴的時間待定。
葉真表示,盡管具體時間未定,但橫琴已為澳門企業以及居民預留好辦理單牌車業務的場所和窗口,并將為澳門居民提供清晰的道路停車指引,由于澳門的駕駛習慣與內地不同,相關的管理辦法也在不斷優化。至于是否會設置澳門單牌車的配額,他表示相關政策正在認真研究中,且政策推進的速度比較快,但最終方案仍未確定。
據了解,2013年,海關出臺政策,允許澳門單牌機動車從澳門進入橫琴新區,并在新區內行駛,但由于兩地的法律法規有較大的不同,具體的操作辦法仍需細化。此前,在2014年,粵澳跨境車險相關政策已取得突破,澳門單牌車車主在澳門或珠海橫琴任意一地,就可以購買到兩地的車險產品,為單牌車未來自由出入橫琴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