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國際都會,一個是中國宜居名城,一個是歷史文化名城,在港珠澳大橋通車之后,香港、珠海、澳門將連為一體,三地的旅游合作也將邁入新的階段。
9日,港珠澳旅游合作發展會議在珠海舉行,來自香港、澳門及國內外的200余位政府及企業代表、高校專家學者參會。會上發布了“一程多站”旅游推介路線,簽署了《港珠澳三地旅游合作框架協議》,搶占“大橋時代”下的旅游發展新機遇。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李嘉,珠海市市長江凌會見了與會代表。
在當天舉行的論壇上,來自三地的專家也對港珠澳旅游合作建言獻策。專家們表示,港珠澳三地的旅游資源各有優勢,并且在部分領域互補性很強,隨著未來港珠澳大橋的通車以及區域的深度融合,三地旅游合作空間很大,未來可以聯手努力打造超越“新馬泰”的世界級休閑旅游目的地,建設在全球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都會圈。
基礎
三地去年接待游客過億
旅游資源各具特色
港珠澳三地所在的珠江口,正在形成一個世界級的都會圈。相關數據顯示,這一區域內輻射人口將達到1.2億人,人均GDP破1萬美元,由此產生的旅游休閑度假需求旺盛。
據了解,港珠澳三地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量總計超過1.12億人次,其中入境接待游客總計2200萬人次,與旅游業相關的消費總和共計400億美元,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三地旅游產業的發展頗具實力。
從區域融合來看,隨著未來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橫琴自貿試驗區的開發建設、通關設施的不斷完善,粵港澳深度融合將進一步為旅游的合作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軟件。
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學表示,除了整體的產業發展成效和區域內部硬件軟件的完善,三地的旅游產業資源已形成各自的特色。
“香港是全球經濟、貿易、金融、貨運中心,旅游業高度發達,以成熟的國際化購物商圈、國際多元文化為旅游特色;澳門是世界娛樂、博彩之都,同時擁有獨特的葡語國家文化特色以及各類演藝娛樂、休閑度假產品;珠海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開放的‘特區文化’旅游和豐富多彩的‘粵文化’旅游方興未艾,深受廣大游客歡迎。這些特色為三地旅游的合作奠定了很好的產業基礎。”劉學說。
珠海市文化體育旅游局局長王玲萍介紹,近年來,珠海從旅游品牌打造、產品質量提升、旅游公共設施建設、旅游重大城市活動互動等多方面促進與港澳的合作,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效,推動形成了港珠澳國際都會區旅游圈發展的新格局。
空間
“大橋時代”帶來新機遇
優勢互補打造世界級品牌
“大橋時代”的到來,為三地旅游的合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在澳門旅游學院院長黃竹君看來,三地旅游的深度合作符合粵港澳深度融合的要求,對澳門本身也有促進意義。
“澳門的目標是打造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但是國際游客的比例還有待提升,通過與香港、珠海的合作,可以豐富旅游產品和客源,這對澳門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建設和產業的多元發展都有促進作用。”黃竹君說。
劉學則認為,港珠澳三地的旅游產業都有很好的基礎,并且產業的互補性比較強,這意味著三地聯手打造世界級旅游休閑目的地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
他介紹,港澳兩地由于產業空間不足、產業結構受限,旅游業對傳統的生產制造業和生態農業的協同帶動性沒有展現出來。“兩地尚未享受到旅游業與傳統生態農業、海洋漁業等聯動發展帶來的生態健康紅利,以及與旅游裝備制造產業協同發展帶來的旅游消費成本下降和縱深空間擴大的優惠,通過三地的進一步合作,可以充分發揮旅游業的帶動作用”。
“另外,三地國際客群的旅游消費潛力并未獲得完全釋放。香港游客以購物為主,澳門游客以博彩娛樂為主,珠海客群以住宿、餐飲等旅游消費為主,如果能夠聯動合作,對外共同開拓國內國際客源市場、對內通過整合多方客群的旅游需求,激發其潛在的消費能力,則可以創造更大更廣的旅游發展空間,形成媲美‘新馬泰’的區域旅游品牌。”劉學說。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林初昇表示,當前國家正全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未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旅游合作交流會越來越緊密,“港珠澳三地的旅游特色非常明顯,通過合作打造區域旅游品牌,可在旅游層面促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建議
“硬連接”應成“軟連接”
旅游產品需聯動開發
未來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將使三地旅游合作邁入新的時代。三地應該如何借助這一機遇共同打造世界級的休閑旅游目的地?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院長、世界旅游組織學術委員會委員保繼剛認為,大橋的“硬連接”,是三地旅游合作的新契機,但今后更要注重強化港珠澳旅游發展的“軟連接”,這其中包括構建港珠澳區域旅游一體化架構、粵港澳旅游教育的對接和互補、跨行業跨地區跨產業的整合、依托IT技術和人才發展智慧旅游等多個方面。
“在這其中,構建一個以市場交易為基本合作方式、以政府協作為補充、以地方利益為基礎的區域旅游一體化架構十分關鍵。在這個基礎上,要塑造和發揮各地旅游的特色,珠海應該以城市、濱海休閑與養生為主,香港以都市旅游與商務旅游為主,澳門以博彩旅游和文化旅游為主。只要三地實現優勢互補,有望建設成為中國最富有吸引力的一流旅游目的地之一,形成珠三角旅游的‘金三角’。”保繼剛說。
林初昇認為,隨著老齡化時代到來,三地的老年休閑、養生等產業都有很大的空間,可以作為三地重要的合作產業來研究。另外,三地的旅游設施也應該更好地進行整合,從而提高這些設施的利用效率。
黃竹君則表示,針對目前三地旅游產品的現狀,可以開發一些新的旅游項目來提升競爭力。“比如珠海的海島游很有特色,但是目前港澳兩地的游客都不能直接到海島休閑旅游,下一步珠海可打造更多的海島旅游項目,同時在通關便利化上要有更大突破,進一步激發各地游客的消費需求”。
各界人士熱議:
珠海旅游條件得天獨厚
“大橋時代”前景看好
當前,珠海正在積極建設“三高一特”現代產業體系,在高端服務業中,旅游產業被視為重要的先鋒產業。在9日的會議和論壇中,珠海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受到各界的肯定和期待。“大橋時代”下的珠海旅游業潛力巨大、前景看好。
氣候環境區位是珠海獨特優勢
無論是在蜿蜒的情侶路上,還是在恬靜的海島上,來到珠海的游客總能享受可以“罐裝出口”的清新空氣,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浪漫情懷,欣賞“山海相擁、路島相望”的城市風貌。珠海,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濱海旅游城市。
在保繼剛看來,珠海旅游產業發展有幾個獨特的比較優勢:適宜的旅游氣候、空氣質量好、突出的區位優勢,都切合了珠三角后工業時代的新需求,為發展旅游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在廣東省旅游局副局長張振林看來,珠海旅游資源豐富,區域優勢突出,發展旅游得天獨厚,在全省旅游發展大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珠海成為全省唯一同時陸路連接香港、澳門的城市,旅游發展潛力巨大,將有利于珠海與香港、澳門旅游業深度合作、共同發展,為建設打造粵港澳國際知名旅游區提供有力的支撐。”
重大旅游項目成產業新亮點
今年3月,橫琴長隆海洋王國獲得由TEA全球主題娛樂協會頒發的2014年度全球“主題樂園杰出成就獎”,開業一年多來,度假區已接待游客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總營業收入接近2億元,并帶動了珠海餐飲、酒店營收及傳統景點游客等大幅增長。
保繼剛認為,以大項目帶動產業發展是珠海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大特色。據了解,近年來,珠海通過橫琴長隆主題樂園建設、海島旅游項目開發、國際高端品牌酒店引進,加快推進由觀光旅游城市向國際休閑旅游目的地轉變,推動旅游業加快轉型升級。
按照規劃,珠海萬山群島將要打造成中國的“馬爾代夫”,目前東澳島由法國地中海酒店管理公司(Club Med)管理的玲玎海岸度假區、由格力集團管理的靜云山莊均已開門迎客,總投資40億元的桂山島國際游艇會度假中心項目已落地建設。未來幾年,圍繞萬山群島的東澳、桂山、大小萬山、外伶仃島五個旅游核心島景區,珠海將重點發展高端商務休閑旅游、海上運動、游艇旅游等項目,形成中國最具特色的海洋旅游度假勝地和海洋國際會議娛樂中心。
香港旅游事務署專員朱曼鈴表示,珠海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近年努力打造了一批新的旅游設施,包括長隆的海洋王國和東澳島地中海俱樂部酒店,“這些新的旅游項目環境及設施非常好,吸引了不少香港的旅客到訪,展示了珠海高質量的旅游發展。”
聲音
珠海即將迎來“港珠澳大橋時代”,意味著港珠澳旅游將迎來嶄新的發展階段。三地旅游業將在原來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推動更多具體合作項目的落實,實現三地旅游的融合發展,最終以國際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走向世界。——珠海市副市長
龍廣艷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為港珠澳三地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縮短了交通距離。在未來發展中,港珠澳三地除了合作“一程多站”的旅游產品外,還應合作舉辦更多盛事,增強區域性旅游品牌的實力,推動多元素、多層次旅游產品的宣傳營銷,共同推動三地旅游發展。——香港旅游事務署專員 朱曼鈴
在粵港、粵澳合作框架之下,按照港珠澳旅游合作的總體部署,三地的旅游資源如能更好、更有機地整合起來聯合推廣,在區域合作上必將發揮更大的效益。在“一帶一路”和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戰略之下,希望進一步發揮澳門在旅游業方面的優勢,與香港、珠海以及其他地區合作,共同攜手參與這個重大的戰略,相信港珠澳區域合作絕對能夠做到1+2>3的成效。——澳門旅游局局長 文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