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新區在2013年成為了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在不遺余力進行開發建設的同時,橫琴新區始終堅持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絕不觸及“生態環境”這條紅線,逐步探索出一條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正在積極為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探路示范。
橫琴島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而在這其中有兩顆耀眼的明珠,那就是島上的芒洲濕地和二井灣濕地。作為島上僅有的兩塊原生態濕地,總面積約392公頃,其中芒洲片區60公頃,二井灣片區332公頃。早在2012年率先建成的芒洲片區,投資達4000萬元,目前已經種植了海桑、秋茄、桐花等16個品種12萬余株的紅樹林樹種,這里還吸引了不少魚類和鳥類,具有橫琴特色的濕地風光已經初具雛形。
按照《橫琴海洋生態修復規劃》,這里將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精品濕地公園、鳥類生態家園,同時兼備海洋生態系統修復、濕地生態展示與生態旅游功能的示范區,可以有效改善橫琴的海洋生態環境。
珠海藍灣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工程師薛志喜稱:“原來這里都是那些魚塘,缺少大樹的覆蓋,我們種了這些樹木之后,鳥類多起來了,還有魚類也漸漸多起來了,土壤我們也將它改善了,芒洲濕地我們啟動建起來之,作為我們橫琴,甚至整個珠海唯一
一個濕地(海洋生態修復)示范區,它整體的生態效果已經凸顯出來了。”
在國務院批復的《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框架下,橫琴新區圍繞生態、環境、城市建設等方面,先后編制了《橫琴綠色生態城區建設總體規劃與設計》、《橫琴新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珠海市橫琴新區生態建設促進辦法(試行)》、《橫琴新區生態島建設規劃》等多個規劃并實施。此外,橫琴新區還積極修復近岸海域的生態環境,針對區內近岸灘涂、生態景觀、海堤修復等都進行了細致規劃。
橫琴新區公共建設局工程師劉勇稱:“我們規劃了72%以上的土地為禁建區和限建區,這是從規劃層面上來說的,另外我們還做了濱海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包括我們的芒洲濕地和二井灣濕地,這個已經實施起來了,另外還一個就是我們做了雨污分流
(污水處理)市政基礎設施,以及一批長隆的臨時污水處理設施,通過我們這些具體的項目建設,大大提高我們橫琴新區海洋生態環境的建設。”
橫琴新區四周水體環繞,岸線優美,擁有完好的森林、濕地、海洋等三大生態系統,如此自然優勢加上橫琴人堅持“生態優先、科學規劃、從容建設”的理念,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態島”必將在不久的將來閃耀南海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