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珠海市領導在橫琴進行考察,并召開多部門參加的橫琴現場工作會。記者從正在召開的會議獲悉,橫琴的金融、文創等企業正在爭取新項目掛牌,力爭在春節前后自貿區掛牌期間有新的消息;而橫琴自貿區將有葡語系國家特色。
自貿區打巴西、葡萄牙、安哥拉牌
29日上午,在廣東省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關人員向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李嘉介紹說,浦發銀行等金融項目可望在春節前落實,配合自貿區掛牌。在星藝文創天地,有關人員介紹說,該項目投資人林建岳近期將舉行新聞發布會,將會邀請多位明星出席,有關文化項目的動工將充分配合自貿區掛牌。
據橫琴新區書記劉佳在下午的現場會上介紹,2015年是全面落實總書記在澳門回歸15周年系列講話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自貿區建設元年,是橫琴在規模、內涵、品質、功能、運營等方面的“新提升”之年。
“將啟動打造中葡商品展示展銷中心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通過與巴西建立自貿平臺,打通拉丁美洲自貿通道;通過與葡萄牙建立自貿平臺,打通與歐洲自貿通道;通過與安哥拉建立自貿平臺,打通與非洲自貿通道。”劉佳說。
開創“掌上政務”讓企業“辦事不出門”
南都曾在12月份引述澳門專家分析稱,橫琴與其它自貿區區域不同的特色或在葡語系國家著墨。從劉佳的介紹可見,將重點針對巴西、葡萄牙、安哥拉這三個葡語系龍頭國家。
據介紹,橫琴在2015年將充分運用CEPA機制,與港澳不斷深化合作,形成國際投資自由便利、國際貿易創新功能突出、監管模式靈活有效、行政與法制獨具特色、營商環境與港澳接軌的“國際領先、國內標桿”自貿試驗區,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支點。
橫琴在今年將利用自貿區契機,搶抓全球開放競爭新機遇,既在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等“硬競爭”上繼續領跑,又在行政管理和營商環境“軟競爭”上,全面借鑒吸收上海自貿區的改革創新成果,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對政府服務流程進行“系統重裝”,真正做到“一站式審批”、廉潔高效審批,使群眾“辦事不求人”;加快推進電子政府、移動辦公等“網來網去”的審批服務新模式,開創“掌上政務”新時代,讓企業“辦事不出門”,打造國際化、法治化、高效化的政府服務環境。
人均GDP2017年將達25萬元
記者了解到,根據規劃,2017年的橫琴是“大橋時代”的起點,屆時,橫琴的人均GDP將達到25萬元,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橫琴的2017目標是建成珠三角極具影響力的金融產業聚集地和即融資中心,在通關制度、稅收政策、金融創新、信息化建設、跨境商貿、土地管理、區域監管等方面刷仙突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示范的經驗,建設新的開放體制和市場機制。
2020年,是《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收宮之年。按照規劃,屆時,珠澳兩地社會公共服務體系高效銜接,服務資源充分共享;共同融入亞太地區最具活力的國際競爭力的優質生活圈,奠定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基本格局。城市建設方面,“壯麗三公里”和“炫彩五公里”將全面建成,成為橫琴融合自然與城市、彰顯活力與特色的知名活力街區,成為展示橫琴國際化城市形象的窗口與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