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在前段時間發布了《關于支持廣東自貿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全文共30條,涵蓋從總體原則到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深化以粵港澳為重點的區域金融合作、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以及風險監測與管理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對廣東自貿區各片區的金融創新有重要影響。
在筆者看來,這是央行希望借助自貿區的創新試驗來推動人民幣實現在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相關的指導意見既體現了共性,也體現了個性。在個性方面,央行的政策措施特別強調了廣東自貿區深化以粵港澳為重點的區域金融合作,內容之豐富是前所未有的,既允許非銀行金融機構與港澳地區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也支持自貿區與港澳地區開展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總之,30條的政策措施中既有鼓勵我國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支持措施,也有吸引外資企業走進來的金融支持措施。
自貿區的生命力在于制度創新,而創新的著力點在兩個方面:一是基于經濟功能層面的創新,二是基于國家戰略層面的創新。對于前者,珠海要思考的問題是,珠海要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龍頭,要打造珠三角新的經濟增長極,那么該如何利用央行所發布的30條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對于后者,珠海要探討的問題是,橫琴自貿片區如何用好用活上述30條政策措施來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以及推動粵港澳合作關系的不斷深化?
基于橫琴自貿片區經濟功能的金融創新,筆者認為應該凸顯市場的導向作用,以及企業作為金融創新主體的角色。目前,珠三角地區每天有數以萬計的港澳臺和外資企業在從事進出口貿易、企業跨境并購、跨境投融資等活動,其中涉及龐大的外匯兌換、貨幣跨境結算和支付、跨境資產抵押等交易。
橫琴自貿片區在央行新政下可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下有條件的自由兌換,其實就相當于把一些非正式的貨幣兌換交易納入了正式渠道中來,讓央行和外匯管理部門得以觀測人民幣的雙向跨境流動情況,及時進行風險評估并作出相應的對策。
香港是我國人民幣最大的離岸結算中心,既然央行的政策措施允許包括橫琴自貿片區在內的廣東自貿區充分實現人民幣跨境使用,那么橫琴就有可能通過澳門的獨特地位吸引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會同澳門的離岸人民幣聚集到橫琴來,在滿足區內企業和個人的融資需求的同時,也強化了珠海作為珠西地區乃至粵西地區的區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并以金融作為紐帶,把港澳地區的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力輻射到粵西地區,助推粵東西北振興戰略的穩步實施。
基于橫琴自貿片區推動國家戰略實施的金融創新,橫琴應該大力發展基于葡語系國家的跨境電商的投融資活動。拉美和非洲國家之中有不少是屬于葡語系國家,例如巴西和安哥拉,而跨境電商被認為是推動這些“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與中國的貿易,以擴大中國對這些國家的貿易出口的推手和助力。
橫琴自貿片區有條件推動區內金融機構與互聯網支付機構合作,積極開展經常項下和部分經批準的資本項下的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業務。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預期中國與歐洲、拉美以及非洲的葡語系國家基于跨境電商平臺的貿易額將快速增長,橫琴自貿片區的跨境電商平臺所處理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額的增幅也會相當驚人。
更重要的是,橫琴其實是通過深化與澳門的合作,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資源成功嫁接到珠西地區,從而實現另一項國家戰略——粵港澳經濟融合的目標。橫琴由于地處珠西地區,其角色和地位是前海與南沙所無法代替的。央行上述30條政策措施之中的鼓勵廣東自貿區深化以粵港澳為重點的區域金融合作讓橫琴把粵港澳三地的資本和金融創新要素整合到一起,橫琴應該抓住這個機遇進一步推動金融創新。
(作者系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