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級新區和廣東自貿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橫琴過去一年來在制度建設和區域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成績來之不易,讓筆者刮目相看。
當前,橫琴正在積極創建國際休閑旅游島,并在日前獲得國家旅游局回函支持,上周又舉行橫琴國際休閑旅游島建設專家研討會,邀請專家把脈支招,各項工作都在加快推進。
筆者認為,創建國際休閑旅游島,必將進一步提升橫琴的區域形象和地位,凸顯橫琴作為粵港澳緊密合作示范區的作用,有力地推動橫琴與港澳特別是澳門的休閑旅游產業互動發展。
休閑旅游業是港澳的重點產業,橫琴創建國際休閑旅游島有利于促進港澳優勢產業延伸發展、協同發展。橫琴對該項工作很重視,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前期準備。在接下來的謀劃和工作安排中,橫琴可以繼續緊扣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其作為始終貫穿創新發展的主線,引領和推動國際休閑旅游島的建設。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橫琴國際旅游休閑島建設的第一動力。在過去的幾年內,橫琴在制度創新上取得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成就。國際休閑旅游島的建設更是要把制度創新的結果體現出來,包括探索便利的通關制度等。除此之外,在旅游產品、旅游市場、旅游品牌、旅游戰略等方面,橫琴也要體現創新的思維、創新的舉措,緊緊把握住全球旅游產業的發展趨勢來謀劃。
以互聯網技術為例,互聯網的發展給旅游業帶來了許多生機和活力,特別是VR的出現,改變了服務業的產業布局尤其是旅游業的旅游體驗方式和體驗程度。在當前形勢下,如果旅游業不重視VR技術、不重視互聯網技術,可以說就是不夠創新的。只有緊跟信息技術與時俱進地發展旅游業,在旅游產品設計和路線規劃中充分體現鮮明的時代感,才能把橫琴國際旅游休閑的特色顯現出來。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這是最難的,也是最復雜的。首先是定位的協調,橫琴承載的“定位”與“功能”很多,建設國際旅游休閑島是這些定位的具體體現和落實,是一脈相承的,在觀念上和思想意識上一定要明確這一點。
旅游業態和區域發展也需要協調,比如橫琴旅游業發展和珠海市區的旅游業如何協調、和澳門博彩業如何協調、和整個珠江西岸如何協調,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只有區域間實現協調發展,才能互促互利,共同打造世界休閑旅游中心。另外,海上旅游和陸地旅游也需要協調發展,從事旅游業的企業之間也需要協調發展,比如如何把“長隆”這個名片擦得更亮,并且與其它旅游企業之間共同發展,也需要進一步協調。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隨著未來區域的發展,人口的集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壓力,因此未來國際休閑旅游島的謀劃需要在綠色出行方式、道路設計等方面進行測算和應對,包括建設循環型酒店、循環型園區、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等,橫琴在這方面已有了不錯的開端,今后可以進一步加快推進和落實相關規劃。
四是堅持“開放發展”。橫琴要建的是國際休閑旅游島,開放的特點十分鮮明。何為開放發展?其實就是國際化。如何體現國際化?國際化不是簡單的硬件標準,首先應該是客源的國際性。從全國來看,近年來外國人入境游人數在逐漸減少,橫琴可以進一步加強與澳門合作,充分結合建設與葡語、西語系國家的經貿合作平臺,進一步拓展拉美旅游市場,實現客源的國際化。
國際化發展還包括資源的國際性,要吸引更多擁有一流資源的國際一流企業來共同建設國際休閑旅游島。此外,還要更加注重標準的國際化和網絡的國際化,從硬件和軟件同時著手提升國際化水平。
筆者認為,要解決國際化的問題,橫琴可重點打好兩張牌——“橋”(港珠澳大橋)牌和“僑”(華僑)牌,這兩張牌是國際休閑旅游島建設的關鍵所在,把橋、僑二字做好了,整篇文章也就做好了。
五是堅持“共享發展”。共享的前提是共建,橫琴和澳門合作建設國際休閑旅游島,必須打造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這意味著橫琴不單單要把澳門的人以及游客引至橫琴,還要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澳門的資本合作,促進澳門的產業多元化,這樣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